博客年龄:19年0个月
访问:?
文章:898篇

个人描述

姓名:***
职业:**
年龄:**
位置:中国,**
个性介绍:
*******

西天谷

2022-05-01 09:35 阅读(?)评论(0)

西天谷

黄昏以后,天会慢慢地黑下来。人生也是如此,一晃退休二十多年了,尤其这两年,习惯了深居简出慢生活,却由于疫情的持续,时事的纷扰,信息的泛滥,深感日子过得犹如高速行车。

不久前,昔日的虎头学生,发来一则“野刺苋”小视屏。这种野菜,俗名西天谷,茎粗壮、叶红色、有细穗。全身均可食用,灾荒年间,成为难得的美味。不禁勾起了一段往事的回忆。

当年十万部队官兵转业开发建设北大荒。国营农场除接受内地支边青年之外,还吸纳了许多主动参加农垦事业的劳动力。他们像充满活力的西天谷,散布在田野里耕作,在山林中伐木,在沼泽地排水,在基建工地盖房,在生产第一线,为边疆建设做出了自己的奉献。

我曾在851农场二分场担任过民政助理。为扑灭荒火而牺牲的人家寄抚恤金。为新婚男女办结婚登记手续,事实证明,组成家庭抵御灾害的能力会加强。为提出申请的职工出具加盖“铁道兵农垦总局”印章的证明,赴原藉接家属可免费乘坐火车。还见证了告别饥饿的“吃饭大会”,各连队食堂,拿出最好的伙食参加比赛,却不忘端出一盆红殷殷的西天谷。

851总场的党委书记曾对大伙儿说,你们的名字将永远记载在农垦事业的光荣史册上!可是851的番号,建场仅6年,就被撤销了。在哈尔滨“北大荒博物馆”里,或许还能觅见它短暂的辉煌以及消匿的原因。扬州支边青年留下的唯一痕迹,或许仅剩那张发黄的团体火车票。至于那些没有户籍证明,曾被叫做盲流的西天谷们,有谁还记得起他们呢?

   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,普通劳动者难免默默无闻。个人的命运总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。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,某些真相只能偶尔曝光。献了青春献子孙的农垦人,如今年事已高,于人生舞台陆续谢幕,往事会一如烟尘消散。如今,毕竟进入了互联网时代,电脑与智能手机的应用,让普通人有了写作与发表的机会。越来越多的人,得以在自媒体上亮相发声。社会的发展、时代的潮流,必然遵循客观规律:螺旋式上升,波浪式前进。

原野上的西天谷生生不息,普通劳动者的奉献永远是家国之魂。(2022-4-30

  最后修改于 2022-05-01 11:11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