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客年龄:19年0个月
访问:?
文章:900篇

个人描述

姓名:***
职业:**
年龄:**
位置:中国,**
个性介绍:
*******

江南农妇

2021-05-03 19:22 阅读(?)评论(0)

江南农妇

迁居苏州吴江以后,感到苏南的富庶略胜于苏北。不过光从人们的穿着打扮上,尤其在追逐时尚上看不出有什么不同。昔日有“衣帽取人”一说,而今一般不大可能再从衣着外表上看出身份、职业,乃至城乡差别。

偶尔还能看见头包花毛巾、身穿斜大襟碎花上衣的老年妇女,遂认定这样的装束,大概算得上是江南农妇了。在深埋的记忆中,似乎故乡扬州乡下的妇女头上也戴过青布包帕。那也是我对乳母仅存的的记忆。及至上了初中,课外读艾青的诗歌《大堰河——我的保姆》,因此也产生了对乳母的感恩之心。故而直到现如今,到了衰朽之年,见到头上包花毛巾的农妇,仍不免有某种怀旧的感慨。

在商业广场、车站、医院等人群集中的地点,往往可以凭头上的花毛巾指认出那是来自农村的老太太。太湖新城路旁绿化带作业时,碰巧会有她们忙碌的身影。我们栖居的朗诗绿郡,部分绿化区域调整,从八坼乡下请来不少农妇栽杜鹃苖或种麦冬草。人人身系围裙,双肘还戴着套袖,有几位年岁大些的就包着花头巾。霏霏细雨中,她们戴上尖斗笠,披上塑料雨衣,手上的活儿并不停歇。

老伴的小妹妹,现在七十多岁了。她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,响应号召下乡插队于昆山,当了15年农民,后来与知青一道返城。听她讲过,妇女在“双抢”季节,是主要劳动力,起早贪黑下田。太阳晒得身上脱掉一层皮,累得倒在田埂上就能睡着。不知她下乡时,是不是也用一条花毛巾包头?花毛巾的用途毋须列举,它因经济实用,才博得农妇的青睐。早年说不定也可彰显劳动妇女的风采。久而久之,流传开来,便成了习俗。

农村妇女的朴实、能干、勤俭,给我印象很深。当年,北大荒转业官兵们的女眷,也都在农场就业。其中来自四川农村的妇女特别能吃苦耐劳,累活脏活重活全不怕,令我们这些支边知识青年汗颜。东北当地妇女下地干活,往往将方巾对角叠了,围在头上,跟城里人一样。前年儿子陪我们去古镇黎里旅游,见一位穿琵琶襟立领上衣、系着长围裙的妇女,挑着食盒担子从桥上下来,我抓拍了一张。照片虽题名为江南农妇,但她的头上,没包花毛巾。时代变了,眼下务农的妇女,早已不包花毛巾了。

时代进步了,城乡差别正在逐步缩小。农村土地流转,劳动方式改变,农村里中青年女子的装束跟城里人已经别无二致了。花毛巾,这种江南水乡农村妇女的特有标志,或许很快就会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殆尽。(2021-5-3

  最后修改于 2021-05-03 19:25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上一篇: 月季叶片上的豆豆 下一篇:水滨琴声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